企業主常說:「台灣年輕人在職場上最缺乏的就是溝通表達的能力。」加上現在社群軟體通訊盛行,缺乏溝通表達能力的情形也就越來越明顯,甚至很多人都認為溝通表達是業務行銷才需具備的專長,但現實是,在職場中無論是對外銷售與推廣,或是對內的呈述與報告都需要用到溝通能力,懂得表達才能更具競爭力。

想到有良好溝通說服力的人,通常是那些常常浮出檯面的成功人士,印象中這些成功人士應具備怎樣的特質?觀察時下,無論是企業領導者、學校管理者,甚至是黑社會中的老大,不看其作為好壞,單就其統馭服眾的能力,都能看到幾種成功人士共同的特質。
歸納其特質提出三個大面向:
- 專業能力
- 品格整合力
- 結盟的能力
以上三種能力中又以品格整合力尤其重要,此部份就是我們提升溝通說服力時,所需具備的。「品格」是一個邁向成功的軟實力,舉一個實例:曾經有一位朋友自己開了公司,這位朋友無論是專業度、形象、行銷等等整體表現都非常好,但生意卻每況愈下,後來才發現,是因為她性格問題,不喜歡與人交流、不懂得傾聽需求,導致關係表面而膚淺,客戶就不會再上門了。稍做調整後,反轉公司的營運,又是一個成功人士的誕生。
所以,在提升自我的溝通說服力時,其中最重要的「品格」養成就必須具備的6大整合特質:
一、 建立信任的特質
1. 可透過連結
對有同理心的人來說,「正確與否」不是最重要的價值,了解和能與人連結才是,換句話說,就是與人「建立關係」。知名職場日劇『半澤直樹』中,可以看到要建立關係的對象,除了領導者之外,有時候間接對象也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,尤其是四大對象─司機、秘書、人資部同事、警衛,這些都是能直接掌握到目標對象動態的角色。
2. 懂得施恩惠
如果你想留下最好的「尾流」,就要在別人身上留下你支持他們的印象。當雙方互相放下防衛,不可思議的事情就發生了,心胸開闊、有創造力、敢冒險,彼此互相學習,這樣所發展的成果往往比處在自我保護的狀況下豐碩許多。
3. 透過柔弱
通常缺乏能力的人,無法把重要的事情交託他們;但是太強能力的人,會覺得不能瞭解我們的軟弱,因此,能夠應付現實挑戰的人,在他的「能力」和「柔弱」之間,必定有種平衡。能身任領導者的人,通常是有能力,卻也懂得放下身段,表達上會以「這件事非你不可的感覺」,讓同事甘願為其做事的人。
二、面向真實的特質
做人做事切忌誇大不實,一個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是可以信賴、會說實話,會盡他們所知陳述事實的事。當一個人說話不誠懇、不確實時,這個人的公信力就變得薄弱,說話自然沒有說服力。
三、獲致成果的特質
要能「預備」、「瞄準」、「發射」,也就是在一頭埋進去一件事前,先等待,延緩滿足,然後再聚焦(瞄準),最後行動(發射),並要懂得承擔風險,這就是能獲致成果的步驟。但你會問要怎麼做到呢?甘顧問說,可以從很多事情考驗自己,像是做棘手的決定、為事情找個出路、適宜地處理停損並前進,她表示,贏家與輸家之間的區別,不在於贏家從未失敗,而在於贏家好好地處理失敗,而獲得成果,但輸家卻處理得很糟,而一敗塗地。
四、擁抱負面的特質
犯錯並不可恥,但「最大的錯誤是不去問你犯了什麼錯誤」。因此,甘顧問認為做事要懂得積極找出問題,並視之為使事情變好的機會,以符合現狀要求的能力來突破;若遇到狀況時要能負責任,但不責怪人;若當事情不如意時,要擁有良好的衝突管理能力,並快速的復原,懂得控制、調適自己的情緒,才能擁抱負面,讓負面變成能量,傳達積極的氛圍。
五、面向成長的特質
「在每個階段,都要不斷學習才能不斷成長與領導」,因此,要能成功的說服人,一定要能不斷投資自己的成長,讓成長成為一種冒險,並能同時幫助他人成長,這樣你才能擁有信服力。
六、超越價值的特質
不斷提升之後,所懂得會比較多或較深,此時,不能戀於現況,要投身超越,才能帶領整個團隊向上提升,聚焦於價值觀與活出價值,做到超越的特質時,不管妳說什麼、做什麼,都能凝聚一定的影響力。